昨天,中国篮协开了一个总结会,宫鲁鸣指导对自己带队在亚洲杯的失利,给出了几个原因:集训短、基本功差、执行力不行。听起来都对,但总感觉没说到根上。
那场半决赛81-90输给日本,才是最该掰扯清楚的。
上半场,说实话,打得有来有往,看着还行。但到了下半场,场上那感觉,全变了。进攻突然断电,防守到处是窟窿,日本队的三分球机会,多得跟训练似的,一投一个准。
最让人看不懂的是精气神。我们是以逸待劳,日本队可是背靠背作战,结果呢?咱们的体能,看着比人家还先崩了。球员在场上提不起劲,跑动慢悠悠,没有那种要拼命的狠劲儿。
那个画面,看着就憋屈。
宫鲁鸣指导的临场指挥,确实慢了不止半拍。日本队用速度一次次冲击我们的双塔,韩旭和张子宇在内线被拖得很难受。明眼人都看得出,对方就是在用小快灵打你的大高慢。
这时候,最需要的就是变化。换下双塔中的一个,上小个阵容跟她们拼速度,用我们同样不差的身高优势去对位,这才是正确的解题思路。但我们没看到这种调整,或者说,调整来得太晚了。
战术上的固执,让中国女篮完全陷入了对手的节奏。宫指导过于相信双塔这个点,但当这个强点被对手死死掐住,甚至变成弱点时,我们的后手在哪里?没有。
再看看球员的数据,简直是灾难性的。李缘0分,张茹1分,黄思静3分,潘臻琦0分,贾思琪0分。整条外线和锋线,几乎是集体隐身。
当你的主力得分手们交出这样的成绩单,光靠韩旭和张子宇在内线肉搏,怎么可能赢球?场上那种挣扎、压抑的气氛,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。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,是整个团队都陷入了迷茫。
现在,宫指导提议,篮协也同意了,从8月18日到10月18日,再搞一个长达两个月的集训。
集训当然是好事,能磨合阵容,能练基本功。但问题是,人呢?
如果还是这批老面孔,如果张茹、李缘、黄思静、潘臻琦这些人还在队里占据主要位置,那这个集训的意义何在?她们的状态和伤病,大家有目共睹。
这不是集训时间长短的问题,而是用人思路的问题。
大家都在说,为什么不给新人机会?李梦、刘禹彤,还有在青年队表现不错的李雨汧、冉曲珂,这些有冲击力的新鲜血液,为什么不招进来试试?
如果不敢对老将动刀,不敢注入真正有活力的血液,别说集训两个月,就是集训一年,结果恐怕也还是老样子。
希望这次所谓的“新老交替阵痛”,别只是痛一痛就过去了。真刀真枪地换人,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。
稳操胜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